感受周期 顺势而为

曾几何时,我们的父辈谈论着这样一段美好的岁月:那时,经济蓬勃发展,凭借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果断的房地产投资,他们成为了中产阶级。买房子仿佛成为了一种魔法,能带来安心的未来。而今,我们这一代被卷入了快速变化的周期中,房地产市场的魔力不再。如果对比不同国家的家庭结构,画面会更为生动。

 

在美国,“战后繁荣期”的1950年代至1960年代常被描述为一个家庭可以凭单一收入生活的黄金时代。这段时期,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兴盛,高收入和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许多家庭能够依靠男性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去抚养一个四口或五口之家。托马斯·J·施拉尔的《后战的美国》(Postwar: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5)。这本书全面描述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期,特别是如何通过强劲的经济增长、中产阶级的扩展以及高水平的就业,支持了许多美国家庭依靠单一收入来源的生活方式。

 

在日本,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高度经济增长期,也被称为“经济奇迹”时期,同样为单一收入家庭提供了可行性。Ezra Vogel的《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讲述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影响了社会结构和家庭模式。在这一时期,日本的企业提供终身雇佣制,男主外女主内成为普遍的家庭模式。

 

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曾经的单收入家庭现象在逐渐消失。如今,家庭成员纷纷走入职场,相较于20世纪中叶美好旧日子,如今的家庭需要更多的收入来源。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全球经济周期变迁带来的深远影响。

 

几大周期理论介绍

 

经济周期,好比一首反复无常的乐曲,有着它独特的节奏与旋律。周期理论的基本前提在于经济运行可以拆分为趋势部分和周期部分,这为理解经济的起伏提供了一个框架。然而,这些理论在经济学界仍存在分歧,尤其是因为其“后验性”研究的特点,即它往往是在事实发生后总结归纳的。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几大经典的周期理论:

 

1)       朱格拉周期(资本开支周期)

朱格拉周期得名于法国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他在1862年的著作《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中首次描述了这一现象。朱格拉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9至10年的资本支出波动周期,通常从设备投资占名义GDP的比例来观察。这一周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资本开支和经济的整体活力。

 

IMG_256

数据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2)       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30年提出,他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指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至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建筑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也常被称为建筑业周期。在父辈们的年代,这段时间是天时地利,创造了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期,但如今机会显得愈加稀缺。

 

IMG_256

数据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3)       基钦周期(库存周期)

基钦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在1923年的《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首次提出。基钦观察到企业在生产过多时会导致库存积压,进而减少生产,而生产的下降又会推动需求回升,刺激企业增加产量,这种现象大约每40个月反复一次,持续2至4年。这种库存周期的动态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也对整体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IMG_256

IMG_256

数据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4)       美林投资时钟

美林投资时钟通过经济增长和通胀状况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根据不同阶段,资产收益率表现各异:

·衰退:债券收益率最高,其次是现金和大宗商品,股票通常处于下风。

·复苏:股票表现优异,其次是债券和现金,大宗商品往往落后。

·过热:大宗商品收益率抢眼,而股票紧随其后,现金和债券收益率较低。

·滞涨:大宗商品表现突出。

 

上述周期理论看似深奥,实质是一本写满历史事件与经济起伏的“百科全书”。周期能让我们对未来保持敏锐,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客观评价当前的环境。通过这一切,我们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让眼下的每一步都走得更为坚定。曾经的日本房地产泡沫,如同那充满戏剧性的舞台剧情,突然而来的高潮后是场不可逆转的崩塌。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则让全世界见识到了盛夏也会有寒冬。无论好坏,这些历史片段都在教导我们的是:曲终之后,总有回旋。

 

结论

 

经济周期犹如四季更迭,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总是周而复始。正如大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经济也在繁荣、衰退、复苏之间循环不息。就如同开篇提到的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一个人曾可以轻松养活一家,如今,故事中的家庭成员都肩扛重担加入职场,这和经济周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周期密不可分。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周期或许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深入理解,审时度势,从而事半功倍。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抓住周期的脉动就如同掌握了一个智慧的导航仪。周期规律揭示了市场的潜在趋势,也让我们在面对变化时不再迷茫。通过对周期的洞悉,我们能够识别何时是风险的顶峰,何时又是机会的低谷。

 

更重要的是,理解周期不仅能帮助我们优化投资策略,还可以指导我们的职业规划和生活安排。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采取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即使在经济的低谷期,理解周期也能让我们保持从容,策划出适合当下的生活策略。

 

展望未来,周期仍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当我们拥抱这种周期的常态,将其视作伙伴而非对手,我们就能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找到立足之地。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理解并应用周期理论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让我们在复杂社会中活得更加从容与淡定。最终,经济周期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数据的起伏,而是触发我们思考的机会:在每一次的高低变化中,识别周期并调整步伐,以迎接新周期孕育出的机会。

 

<完>

风险提示: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1.       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2.       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3.       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