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中:净值涨涨跌跌,我很担心怎么办?

权益类基金的净值处于波动中,涨跌是一种常态,担心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不妨了解下权益类基金的收益来源,会让我们更能理解波动,长期投资是减少波动可以选择的一种方式。

 

影响权益类基金投资波动的两个要素

 

顾前面介绍的不可能三角,可以看到影响投资波动的两个要素:风险和流性。

 

风险方面,如果我型的投者,却因为对高收益充期待而选择了股票比例高的基金,短期的波将与健型投者的期和风险承受能力不符,可能会因为类型的配而得非常糟糕的投

 

性方面,如果我们虽然是极型的投者,但却持有时间没有充分知,期待买进就能够获得短期的高收益,往往也不能实现,同会因为时间(流性)方面与自己的期不符而得不佳的投 并不能只基金不是一只好基金。如果我入之前就充分了解基金理的投资风格,明白不可能三角之的关系,也在遇到短期波或者收益并不在市里十分突出的候,能泰然之,期下来,也会有更好的投 史文森,如果我们仅仅考察特定期的数据常会得出背直结论。某段时间内,风险较高的资产类别的收益可能低于那些风险显较低的资产;特征迥异的资产可能莫名其妙地同步波。因此,我在分析程中,必须调量假使之能恰当地反映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在投资基金期间,充分理解和利用投资不可能三角:一方面,管理好自己于投的基金所抱有的期,如果我期待高收益,那么就要回撤和持有时间上留有相。另一方面,投不可能三角也适用于我们选择的基金理,我们应该关注其投资风格的定性、业绩健性、收益的持性,如果基金理的生了漂移,就明有可能得短期收益,增加了投资组合的风险是需要我所格外注意的。

 

提升投资体验

 

在进行基金投资之前,我们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对这笔投资有一些期待,需要思考和管理自己的投资预期。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和我们的预期一致,那么我们的投资体验就还会不错,如果能够略超预期,就会体验更佳。反之,如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么体验就会较差。这种投资体验并不完全取决于收益具体是多少,而是和我们心里的预期直接相关。

 

在开始投资之前,我们要通过理性使用投资者问卷,了解自己的投资类型和风险承受能力,理解自己的投资预期。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我们对于投资的预期,所以我们也需要定期更新评测信息。如果是激进型的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业绩要求特别高,那么就要容许基金经理管理期间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已经在前面有关收益来源的部分做了解读。如果是稳健型的投资者,对于回撤、波动率的要求特别高,就不要对收益率有太高的期待。

 

不同市场下权益类基金持有期心理

 

1.       市场上涨

 

如果把我们的基金投资账户比作是一个花园,我们应该如何打理这片小园地呢?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经在书中写到自己的投资教训:卖掉胜者却守着那些输家,就像剪了鲜花却在给杂草浇水一样。的确,在市场短期有所反弹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卖出那些赚钱的,留下那些还亏钱的,并期待回本之后再卖出。这样看起来可能会使我们的总投资回报打个平手,好像还不错,但实际上呢?

 

长期表现良好的基金,其实更有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在买入优秀管理人的基金一段时间盈利后,如果我们此时选择获利了结,有可能会错过未来持续的上涨,同时还会因为继续持有表现不好的基金,而使自己整体持仓的浮亏扩大。如果我们去研究一下基金业绩排名当中,长期表现领先的基金和不太理想的基金,就会发现那些不太理想的基金大多一路向下并且缺乏回本的明显迹象,而那些长期表现不错的基金,却有着创新高的能力,并且大的趋势依然向上。

 

当然,这样评价也许有点事后诸葛,但是大致能给我们一些参考,以便直观理解两种做法的巨大差别。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自己的基金账户中去粗取精,保留那些长期优于市场整体表现的绩优基金,这样的基金在未来更有可能创造超越同类基金的收益;而那些表现长期落后的基金,即便市场回暖带动,可能涨幅也不及那些优秀的基金。这就是彼得林奇说的应该留下鲜花,而不应该给杂草浇水的道理。

 

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情况下,基金的表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其实,代表市场整体走势的综合指数,其表现不等于所有股票的表现,即便指数上涨,也会有股票下跌,同理,指数下跌,也会有股票上涨。这是因为行业、个股之间是有分化的,在市场数千只股票当中,总会有值得投资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性机会”,而这背后其实依赖于企业本身。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本身。市场不可能长期漠视一个企业的成功,也不可能漠视一个企业的失败。一个行业是否有基本的需求,一个企业是否有很深的护城河,管理层是否品德优良、能力超群,这些都是重要的衡量维度。这些优秀的企业是资本市场正和游戏的基础。

 

选出这些优质公司的股票,在合适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才是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所在。正如价值投资最重要的能力是准确判断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便宜买好货”是简单的投资逻辑,但如何准确判断和评估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专业团队来研究企业是否有很深的护城河;所处行业是否有基本的需求、是否有广阔的未来;企业管理层是否品德优良、能力超群;估值是否合理,严格遵守估值纪律,不买高估的标的等等,这些都是基金投研团队选取优质上市企业的重要衡量维度。

 

这些主动管理的能力差别,使得基金业绩出现分化。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和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大概率有持续向好的能力,未来大概率还会继续为投资者赚钱,这些盈利来自于优质企业的增长收益,而不是来自于市场博弈,因此更加有持续性。

 

发现杂草的时候应该将其除掉,这样原本的鲜花才有可能长得更好,投资也是一样。当我们开始一段投资之旅的时候,在符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表现来进行调整,保留下那些“鲜花的种苗”,假以时日,也许自己的投资小花园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2.       市场波动

 

当市场波动时,资金上的浮亏会激发我们脑部的扁桃核,也就是大脑中处理恐惧和忧虑的部位,最显著的反应就是,“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的研究表明,资金亏损所带来的痛苦程度,是等额盈利所带来快感程度的两倍。但我们也都知道,要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不要轻易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那么怎么做呢? 以下6条原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在市场波动时不会过于受到情绪冲动的影响。

 

第一条原则是,要理解市场波动是权益类投资的一部分

 

尽管市场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走势,但历史告诉我们,股市下跌是权益类投资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另一个角度来看,市场不会一直上涨,也不会一直下跌。如果我们按年度去考察的话,会发现每年都有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跌幅,但这并不代表当年就一定是亏损,更不代表长期市场表现。尽管各单年度有涨有跌,但长期来看当市场出现较大调整后,也意味着在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第二条原则是,不要尝试预测市场。

 

实践告诉我们,不要预测市场。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稳态的混沌系统,而且是二阶混沌。对市场长期走势的准确预测完全不可能的,市场短期走势也属于随机的状态,要对市场抱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卓越的业绩来自于正确的非共识的预测,然而非共识的预测很难,正确更难,执行就更加难。我们要对共识性的预测持怀疑态度,对有根据有逻辑的非共识的预测,要勇于坚持,因为往往这才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不论何时,都不要尝试去预测市场,尽管有人总想等着那些预测衰退即将结束或者牛市即将开始的铃声响起,但问题是这种铃声从来不会响起。复杂的事情从来不会十分明朗,一旦明朗早已为时太晚。

 

第三条原则是,不要受到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作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核心贡献就是:人们在作出财务决策的时候常常会采取非理性的行为。对市场事件的情绪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当市场下跌时,我们难免会感到紧张,但如果在情绪发生波动的时候决策,事后看可能会让自己后悔。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和其同伴在1985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投资者对于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我们容易对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表现出过度反应。

 

其实,市场的不成熟和过度的情绪化,导致巨幅波动也给价值投资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如果投资标的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优秀公司的特质依然存在,那么投资的根本逻辑就依然可以延续。我们不用过于关注突发事件的影响或者短期财务数据的变化,使自己的投资逻辑受到干扰。同样的,如果基金产品的基本面没发生变化,比如管理人的品质和能力、投资策略的一致性等,那么最好不要因为市场的短期变化而改变基金产品投资的认识和投资初衷,减少对不利的市场因素产生的过度反应,避免做出不利于投资的行为。

 

第四条原则是,要制定一个简单可执行的计划并坚持下去。

 

当我们不清楚自己的个人定位,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容易被理想与现实的撕扯而产生不确定感,变得茫然无措,进而焦虑无助,对生活就这样失去了掌控感。而回到基金投资当中,如果我们对自己投资的基金缺乏足够认知,忘记了自己原先投入这笔钱是打算长期还是短期,忽略了基金经理的理念自己是否充分理解并认同,没有做好所投入的钱和时间以及风险的匹配,那么,面对一个也许不那么明朗的环境,我们就容易产生投资焦虑,进而失去对投资的掌控感。 因此,我们可以记录自己做出某一个投资决策的决策过程,并分析决策背后的原因:是基于自己对投资的理解,还是别人的评价,这些评价事后来看是不是有道理,亦或是偏见、刻板印象? 记录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理性与清醒,我们可以再次明确自己所投资金的目标,可以去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特点,明白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基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当我们对这些有一定合理预期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找到投资中的掌控感。

 

第五条原则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把篮子都放在一个车里。

 

我们可以尝试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尽管这种组合不保证利润,但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通过在各种资产类别中分散投资,我们可以缓冲某一类资产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总的回报率也许不会达到任何单一投资品种的最高点,但相应的也不会达到最低点。 其实,权益类基金本身也是一种分散投资的策略,通过购入一揽子股票的方式减少单一股票对整体投资的影响。领航基金在2012年发表一篇研究论文《资产配置策略的全球案例》,其中取样了美国518只平衡型基金自1962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收益,结果发现:在多样化投资组合的回报中,资产配置的贡献度达到88%,而选股及择时只占到12%。

 

第六条原则是,要知道市场倾向于奖励长期投资者。

 

不论是生活还是投资,保持长远的观点始终是重要的。尽管股票在短期内存在上涨与下跌的可能性,但是当我们把时间周期拉长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市场依然会给我们一个较好的回报,虽然这可能意味着要多一点的时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终将反映价值,只是反映的时间不确定,所以要强调长期。

 

看待市场:悲观与乐观

 

从过往全市场的申购赎回记录来看,市场冷清的时候,新基金认购也随之进入低谷,这就是前面说的,大家不看好市场,也担心基金会继续跌而不敢入场。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永远买不到“便宜”的基金,常年在高位入场。如同股票投资中找到价值的“锚”一样:对于指数基金来说,一种衡量标准是看指数的估值;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来说,这个“锚”其实是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并没有简单估值来衡量这只基金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对于投研能力出色的管理人来说,即便是在市场最高点买入,假以时日,即使市场仍然低迷,但好基金却可以创出新高。

 

也因此,决定我们敢不敢买基金的,不仅仅是眼前几天是涨是跌,而在于要买的基金是不是有价值,我们是否还相信基金的管理人,而不用太在意市场的走势会是如何,因为无论是市场整体进入调整期,或者是整体估值上涨,都仍然会有结构性行情下的优质投资标的机会,将被管理能力出色的基金经理所抓住。 

 

而对于市场的悲观情绪,应该和对于所持有基金的悲观区别开来,尽管我们常常混为一谈。对于所持有基金的悲观,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对管理团队及管理能力的悲观;而对于市场的悲观,不代表我们一定就要卖出手里的绩优基金,也许反倒是给我们机会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对市场的乐观情绪也应该和对所持有基金的乐观区分开来。正如查理·芒格说的那样:“我们偏向于把大量的钱放在我们不用再另外做决策的地方。如果你因为一样东西的价值被低估而购买了它,那么当它的价格上涨到你预期的水平时,就必须考虑把它卖掉。这很难。但是,如果你能购买几个伟大的公司,那么就可以安坐下来啦。那是很好的事情。” 

 

基金净值的波动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以至于跌了不敢买,上涨初期依然不敢买,一直涨下去又容易跟风买入。如果我们选择了对的基金,安坐下来,想想基金投资是件长期的事,建立明确的投资纪律,认准优秀的管理人,合理配置自己的投资比例,才不容易在不断变化的价格中迷失自己。拨开迷雾,去伪存真,是否买入或者继续持有权益类资产不是因为一直跌或者一直涨,而是股票价格是否低于价值,或者基金的管理人是否依然值得信赖。

 

 

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