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安全边际

未来是未知的,总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转折,比如经济会出现衰退,企业会遇到挫折,留有余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开创性著作《证券分析》中首次提出了安全边际的概念。从那时起,这个词就深深刻进那些成功投资者的投资宝典中。

 

与大多数投资理念一样,人们对“安全边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安全边际是指相对于公司内在价值以折价买入,而另一些投资者则提出注重寻求低估值、回避高估值、追求企业自身的质地等等。

 

如果信奉巴菲特的第一条投资法则——“不要赔钱”,那么“不要在没有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也自然成为一条明智的建议。

 

投资中保持合理的安全边际,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持有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优质企业来实现。

 

内在价值与折扣

 

安全边际公认的定义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关,在预估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打折买入,投资者就获得了安全边际。

 

这其中不难看出有很强的主观性,公司长期盈利的可预测性越高,预估内在价值的差异就越小,安全边际的计算就越可靠。

 

“我们坚持在买入价格中留有安全边际。如果我们计算出的普通股价值仅略高于其价格,我们就没有兴趣购买。本杰明·格雷厄姆强调的这一安全边际原则是投资成功的基石。”

——沃伦·巴菲特

 

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的想法永远不会过时。只要你有能力应对短期波动,假以时日,当股价向内在价值靠拢时,你就会得到回报。

 

估值低真的好、高一定不好么

 

事实上,完全以低估值购买的股票,并不意味着有安全边际。

 

筛选低估值股票,同样会让你陷入“价值陷阱”,即那些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的企业。

 

沃伦·巴菲特曾说:“如果说我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的话,我们不太会去关注那些销售额与账面价值比率较低的公司,而更愿意去关注那些销售额与账面价值比率较高的公司,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很可能是一个差公司,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好公司。”

 

如果购买低市盈率股票是投资成功的关键,那么我们都会变得富有。事实上,仅限于购买此类股票意味着放弃了许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就像你搬到一个新城市,你会向当地中介打听最便宜的郊区名字吗?不太可能吧。投资也应如此。

 

当然,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为一家企业支付的估值越低越好。如果为这家企业支付的费用越少,即使情况不如预期,估值下调的空间就越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以高估值购买股票就没有安全边际。

 

如果用企业的短期盈利水平乘以行业的平均或标准估值倍数,来判断企业投资价值,很可能完全低估一家公司。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近期的估值水平可能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就像乔尔·格林布拉特曾表示,“沃尔玛是我犯的一个投资错误,它三十年前就是很好的企业。你这么想,它有50家店的时候,很难想象会有一两千家店,就像这些新的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增长空间。如果你用50家店的盈利水平代入估值,而不是本来应该套用的扩张模式,那50家店的数字当然就毫无意义。所以,你必须认真对企业面临的长期竞争格局进行分析。这些错失的良机,是我最大的失误。”

 

现在看起来很贵的股票,从未来收益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可能很便宜,与其完全无视估值,不如尝试确定股票未来的倍数是否合理。

 

菲利普·拉芳特曾表示,2007年苹果公司的市盈率为30倍,但5年后只有3倍。成长型投资的艺术,在于认识到现在看似昂贵的股票,在5-7年后可能会变得非常便宜,抓住它们是大多数超额收益的来源。

 

即使是没有利润体现的企业也能提供安全边际,关键在于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何定义价值?如何创造价值?潜在的结果是什么?作为投资人要提升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就必须了解有助于确保企业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驱动因素。

 

由于复利的力量,市盈率“看上去很高”的企业,如果能在数十年内保持成功往往会被低估。比如,关于沃尔玛,尼克·斯普林曾经指出,早年你可以支付150倍的价格,但仍能获得10%的年回报率。这里是当时股价的150倍,而不是盈利的150倍。十年后,你同样可以支付 150倍的市盈率,依然可以获得10%的年回报率。多么神奇的复利。

 

最优秀的投资者常常懊恼,因为企业近期估值过高,而“卖掉”优秀企业,是他们最大的失误之一。只要“目的地”不变,就应该坚持到底。

 

好的商业模式提供最终安全边际

 

“质量”或者“质地”也是一个难以被简单定义的投资术语,大家通常会关注保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层利益一致、高资本回报率以及成功的业绩记录等等,决定企业未来业绩的往往是定性角度:愿景、管理、文化、适应性、创新性以及在其所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等等。

 

安全边际是为了确保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历史表明,高质量的公司往往比低质量的公司,更能经受住短期的波动、危机、失误和竞争威胁的考验,并最终走向繁荣。

 

正如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洛夫曾表示,“差公司被危机摧毁,好公司在危机中生存,伟大的公司在危机中变得更强大。”

 

史蒂芬·曼德尔则表示,当人们谈论投资的安全边际时,通常谈论的是金融属性层面,比如资产价值,可持续的股本回报率等等,而我更关注企业特许经营的性质、可复制性以及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而杰克·罗瑟更是直言,“好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最终的安全边际。”

 

卓越的企业能够使资本长期加速增长,而差的企业只会把劣势持续加剧,复利机器的核心是高质量,而不是低廉的价格。

 

强调投资组合安全边际的好处

 

Baillie Gifford网站披露的一份报告,专门邀请了亨德里克·贝森宾德教授进行了研究,自1926年以来,美国股市的全部涨幅都可以归功于表现最好的百分之四的上市公司。

 

BG基金经理詹姆斯·安德森:“我承认,‘潜在上升空间’比经典的‘安全边际’更具诱惑力”。

 

让我们来看看,带着对保险业务的深入理解,巴菲特、芒格和贾因本人如何评价风险收益比:

 

沃伦·巴菲特曾说:“查理和我都是天生的风险规避者。但我们非常愿意参与这样的交易——抛硬币时,有人能够给我们提供7:5或类似的赔率。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会把伯克希尔的多少净资产押在这次交易上?对你来说,这听起来是个大数字。虽然占净资产的比例不是很大,但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而查理·芒格则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伯克希尔在其历史上购买的都是几乎不会失败的股票,但偶尔也会进行一次明智的赌博,虽然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成功的可能性也足够大,所以值得一赌。”

 

GQG Partners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拉吉夫·贾因则说:“拥有几个估值倍数较高的公司,与整个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市销率达到 6 倍甚至更高,是截然不同的。后者的情况下,空气开始变得稀薄。”

 

查理·芒格1996年关于可口可乐的讨论中他反问,如何从最初的200万美元支出中创造出价值2万亿美元的企业,所以重点在于上升空间而非下降空间,这个故事概括了市场中可能存在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对称机会。

 

寻找这些异常值,并适当调整这些头寸的规模,既能提高投资组合的业绩,又不会使投资组合面临过高的风险。

 

投资中很少有一目了然的投资机会,有很多例外情况都不符合公认的教条。即使是安全边际较低的投资,如果能提供高度不对称的回报前景,也能提高投资组合的业绩,前提是整个投资组合表现出适当的安全边际。

 

要参与这种高度不对称的机会,就需要超越传统价值投资理念的思维进化,将安全边际的概念应用于整个投资组合,同时在个股层面放松这种限制。

 

双重安全边际

 

世界上许多最成功的投资者都采用了“双重安全边际”的概念,这样的投资机会出现了相对于内在价值很有吸引力的折扣,同时又被验证为优质公司。

 

对冲基金Semper Augustus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克里斯托弗·布卢姆斯特朗表示,“我们珍视的双重安全边际包括业务质量和合适价格,我们需要这两者来应对我们不可避免的错误和不可预见的事件。”

 

如果投资组合主要由具有双重安全边际的公司组成,再加上一些规模适当的不对称的机会,可能会带来最好的结果。

 

总体来说,投资中的安全边际,虽然与购买低倍数股票或回避高倍数股票无关,但从长远来看,可以通过持有以低于其内在价值买入的优质企业来实现。

 

<完>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所载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的预测,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当仔细阅读相关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本材料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原创方或原作者所有,有删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司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且不承担信息传递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本材料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不代表公司的实际操作,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材料内容仅代表原创方或原作者的分析、推测与判断,登载于此仅出于传递信息和投资者教育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与原创方或原作者有任何代理或合作关系。